简体中文|繁體中文|english
k8凯发官方app下载

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注塑机-k8凯发官方app下载

所在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管理

2015-06-11

質量意識的探討(續)

返回列表

三、質量意識的提高
1、用心做好質量
    有人問正在砌牆的三個工人:“你們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不開心地嘀咕:“你難道看不見我在砌牆嗎?”第二個工人有氣無力地說:“唉,我在做一份每小時10元的工作。”第三個工人哼著小調,歡快地說:“朋友,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偉大的教堂。”
    這三個工人讓我聯想企業普遍存在的三種人。第一種人對工作牢騷滿腹,自我設限,總是抱怨和找藉口;第二種人混日子,得過且過,對工作缺乏激情,不主動;第三種人積極進取,對待任何工作都充滿熱情,樂觀向上,永遠看到好的一面,而且永爭第一。
    質量不只是企業家的人品,也是企業每一個員工的責任心。當一個人在生產一種產品或提供一種服務的時候,他創造出來的產品,就是他個人的質量。
    什麼是優秀的質量呢?責任心、良心、愛心、細心、用心。
    一個人,擁有一顆良心,才會做到誠信,不欺詐,對違背道德,騙取金錢的事情深惡痛絕,才能做出高質量的產品。
    一個人,擁有一顆愛心,才能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為他人服務,才能讓客戶滿意。
    一個人,只有細心,才能生產出符合標準的產品,保證不出質量問題。
    一個人,只有用心,才能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
2、產品質量是做出來的
    在生產一線的操作,對機器的質量至關重要,要提高自己工作質量對產品質量影響的認識。西方流傳一首民謠: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在平時的工作中,質量上沒有小事,在工作中不知對錯的情況很少,往往在自己手中溜出的質量問題,都是缺少重視,沒有把產品質量與自己的人品相聯繫。馬馬虎虎,差不多那都是正常的。
    你知道中國最有名的人是誰嗎?這個人可是人人都認識啊。
    胡適先生在一篇文章裡揭曉了謎底: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縣各村人氏,是中國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有一雙眼睛,但經常看不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對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袋也不小,但記性不太好,思維也不夠縝密。他常常說:“凡事差不多就好了!”
    “差不多先生”小的時候,媽媽叫他去買白糖,他買了紅糖回來。他媽媽責怪他,他搖搖頭說:“白糖紅糖都是糖,都差不多嘛!”讀書的時候,老師問他:“北京西邊是哪個省?”他回答說是陝西。老師說,是山西。他聽到以後說:“陝西和山西不是差不多嘛?”後來工作了,在一個當鋪當會計,經常把十記成千,或者把千記成十,老闆責怪他,他覺得很委屈,十和千就多一撇,少一撇,差不多嘛!
    後來,他生病了,要找王醫生,但家人沒找到王醫生,找到了汪醫生,但汪醫生是獸醫,他覺得也差不多,於是,汪醫生用治牛的方法給他治療,“差不多先生”因此一命嗚呼!臨死前,他用最後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活人和死人,也差不多!”
    胡適先生在1919年就提出,中國的文化有一種核心,就是差不多。中國人的性格大而化之“大概”、“好像”、“差不多”、“馬虎”、“隨便”、“將就”是中國人的常用詞。而我們有很多企業管理者,很多企業員工,對質量的要求心裡都是“二”的概念,抱著差不多的想法。差這毫釐,謬之千里!質量沒有差不多!如果都是差不多,那質量就千差萬遠。
    差不多的處理方式,是導致差不多先生悲劇人生的根源,差不多的思想,是導致一個國家滅亡的主因,對質量差不多的態度,是一個企業失敗的關鍵。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端正態度,打破質量不可能完美的固定思維,認真做好每一個生產工序。
    作為生產一線員工,時刻提醒自己嚴格遵照標準操作,不自己做主,不說我認為能用的話。一次做好,從零件,部裝就一次做好,質量故障越往後工序直至到客戶處發生,損失越大,成本越高;越往前發生,損失越小,成本代價越低。
    從前有父子倆,各自背著一袋大米在沙路上行走,父親因為年邁被路邊的石頭絆倒,大米灑到了沙路上,兒子急忙把帶沙子的大米裝回口袋。回到家後,兒媳把大米里的沙子撿了一遍,便下鍋蒸飯,吃飯的時候第一碗飯盛給父親,父親第一口就吃出了沙子,很不滿意,讓兒子又重新撿了一遍,下鍋後仍然吃出了沙子。無奈,父親親自撿了一遍,結果還是同樣吃出了沙子。
    這個故事說明,質量不能依賴於檢驗。那麼,質量靠什麼呢?
    質量是靠預防而得來的。
    預防重於糾錯,質量不在於糾錯,因為所有的糾錯都要付出代價,所有的糾錯都給客戶造成損失。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如何預防糾錯?首先,每天上班要提醒自己精力集中,完全掌握工具、量具設備的使用方法和精度情況;完全瞭解加工,裝配的技術要求,檢查零件外觀有無異常,養成一種預防質量問題發生的良好習慣。
3、對質量的態度
    質量管理是一種態度,一種信念,一種決心。企業中,每個工作崗位都會遇到失誤,當我們遇到失誤時,不應該有任何藉口。因為不懂可以學,可以反省,可以找方法,但不能找藉口。豐田公司保證質量的關鍵在於10%的技術和90%的態度。我們身邊發生的質量問題,絕大多數還是對質量的態度不正確,習慣找藉口、找理由、推卸責任。如“我不知道”,“我按要求做的,產生質量問題我也不知道”,“不關我事”,“誰幹事能100%”,“差不多就行”,“以前也是這樣,沒關係的”,“這點小問題,沒關係的”。愛找藉口的人不會給自己壓力,工作不可能幹好,質量不可能提高。
    態度決定一切,思想決定行動,破除舊的觀念,樹立我一定能做好的信念。人生在世,活的就是信念,別人能做好的,我為什麼做不好,日本能做好的,中國為什麼做不好,“事之難易,常在於為否”,只要我為了,必能達到目標。
    態度不同則效果不同,在美國有一家汽車配件供應商使用同一條生產線同時為美國一家汽車公司和一家日本在美企業供應零部件,這家企業採用了控制圖進行過程質量控制,結果發現,為日本企業生產的時候產品質量波動範圍明顯小於為美國企業生產時的質量波動範圍。通過深入調查分析才發現原因在於企業員工從內心認為日本企業對質量的要求嚴格原因而不敢大意,工作認真,注意力集中,可見觀念的重要作用。質量觀念反映企業員工對質量的認識和對質量問題的觀點,決定著員工的質量態度和行為取向。落後的質量觀念必然產生消極的質量態度和不適宜的質量行為,從深層上制約企業產品質量的提高和質量工作的開展。對企業有些員工來說,對產品質量不是精益求精,而是湊湊合合,從內心對追求完美持抵制心態,這是制約企業產品質量提高的關鍵。
4、質量的提高要下真功夫
    世上最難的事就是習慣的改變,但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落後的習慣不得不改,必須要改。
    最近讀到一篇短文,是嘲笑循規蹈矩的德國人的:中國的留德大學生見德國人做事刻板,不知變通,就存心捉弄他們一番。大學生們在相鄰的兩個電話亭上分別標上了“男”“女”的字樣,然後躲到暗處,看“死心眼”的德國人到底會怎麼樣做。結果他們發現,所有到電話亭打電話的人,都像是看到廁所標誌那樣,毫無怨言地進入自己該進的那個亭子。有一段時間,“女亭”閒置,“男亭”那邊寧可排隊也不往“女亭”這邊運動。我們的大學生驚訝極了,不曉得何以“呆”到這份上。
    面對大學生的疑問,德國人平靜地聳聳肩說:“規則嘛,還不就是讓人來遵守的嗎?”
感想:
    德國人的刻板可以讓我們開心地一連笑上3天,而他們看似有理的解釋,也足以讓某些一貫無視規則的“國產大能人”笑掉大牙。但是在開心之餘,嘲笑之餘,我們漠視規則已經多久了?我們總是聰明地認為,那些心甘情願被規則約束的人不僅是“死心眼”,簡直是“缺心眼”。規則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活人為什麼要被死規則套住呢?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會落後人家好多年。
    制度就是讓人來遵守的!!請大家牢記這一點!
    作為企業的一員,一定養成遵章守紀,按規範做事的良好習慣。圖紙要求,堅決按圖紙要求去做,決不超越雷池一步,要給自己壓力,不好做到,我一定做到。日本、德國的高質量,是循規蹈矩,死扣要求幹出來的,決不是無視要求做出來的。天道酬勤,你下足功夫,必能做出讓人羡慕的產品。
    讓我們以傳教士般的熱情和執著滿足下道工序(客戶)的需求,站在下道工序(客戶)的立場換位元思考,樹立信心,定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生產出最完美的產品,我們的企業定能有大的發展,我們員工定能有最好的回報。(完)

作者:韓東慶

返回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