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拜讀了質量大師克勞士比大作---《質量免費》,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書中描寫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美國工廠中的質量情况,儘管過去了幾十年,但和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是何其相似。在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的進程中,在一個企業邁向國際一流的過程中,都必須過質量這道坎。克勞士比幷非學院派,在他的書中,沒有質量管理體系中高大上的專業術語和詞匯,而是用真情實事和故事來寫,用著樸素和接地氣的語言,很多觀點切中時弊,與讀者形成共鳴。
看完質量大師克勞士比代表作《質量免費》一書,要問我印象最深的是什麽? 我認爲可用三個關鍵詞表達----“零缺陷”、“一次做對”、“預防”。
一說到零缺陷,很多人肯定會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我們要明白每個錯誤都是能找到原因,可以避免的。零缺陷的觀念是建立在一項事實上,這項事實就是錯誤是由兩件事情所引起的: 能力不足和漫不經心。能力不足可以培訓,漫不經心就是態度問題,這些都是可能避免的,墨非法則這樣闡述,如果你想讓某事情錯,它一定錯!所有我們一定要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信念!
克勞士比說:“零缺陷,幷不是說人不可以犯錯誤,而是指對待工作必須有一種堅持第一次就做對,符合所有要求的决心和態度。對待錯誤,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差錯,也决不放過,一定要消除原因,避免其再次出現。零缺陷幷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絕對沒有缺陷,零缺陷理念旨在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本著一次性做對的思想去完成設計、驗證、生産等工作。試想一下,當兩名生産工人分別抱著“缺點難免論”和“一次做對”的思想去工作時,哪一個的工作效率會更高?兩名設計人員,分別抱著“缺點難免論”和“一次做對”的思想去工作時,哪一個的設計會更好?
我們對待工作的標準必須是零缺陷, 而不能是“差不多就好”。古語有雲,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管理的衰退效應也告訴我們,我們必須高標準,才能取得好效果,不能給自己一個完成任務的保險係數而將工作標準降低。
克勞士比零缺陷觀念非常强調預防,也是其四個核心觀念之一。在國內很多企業,質量預防沒有放到應有的位置,更多還是在救火。火一起,混亂四起!這是萬衆矚目、衆望所歸之事!誰能擱平,誰就救火英雄!政績突起、凱旋而歸、面見聖上、必有重賞!在這種環境下,預防這不顯山不露水的工作,就沒多少人真心願意做了。“你做預防工作一大堆,領導不重視,都不清楚你整天在忙的啥,年底拿啥績效啊?還不如救救火,在領導眼皮底下晃晃,好歹給人點印象,在做事。”
克勞士比說:“與一開始就沒有問題相比,解决問題的方案再具有原創性也沒有多少樂趣。” 我們要思考,爲何要救火?若做好了預防工作,沒火情發生,還需救嗎?當然,在當前環境下,我們還必須救火,救火還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救火後,一定要思考,爲何發生火情,是什麽原因?針對預防,這就是預防的一個方面,使發生的錯誤不再重複發生,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使錯誤不發生,這就需從系統上做好預防,真正使火情根本不會出現。
零缺陷幷非那麽遙不可及,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不僅要瞭解零缺陷,還要愛好零缺陷,更要以實行零缺陷爲快樂!(作者:周碧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