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閱讀了零缺陷之父、一代質量宗師“菲利浦.克勞士比”著作的《質量免費》。讀完之後我不僅理解了“質量免費”這個詞的含義,更加意識到這是一本將作者的經驗應用到質量管理中的書籍,以下是我讀完這本書的一些體會。
第一部分就說到“質量不僅是免費的,而且它還是一棵貨真價實的搖錢樹,所謂質量,即讓人們把他們必須要做的,值得去做的事情做得更好。就是說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確。如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達到了要求的標準,就不會因爲返工返修而産生不必要的費用,對于公司來說無疑是降低了質量成本,即廢料、返修品、售後服務、檢驗檢測等;如果一開始做錯了,則投入的資源越多,浪費也就越多,損失就越大,包括拖緩生産任務、不及時達到按期交貨給客戶。只有用“零缺陷”工作標準取代“質量水平”才能用預防的系統取代“救火”的管理習慣,才有可能成爲客戶、員工和供應商心目中具有質量和競爭力的企業。”
我的角色是一名質量管理助理,以質量爲中心,但我感覺不論是外協供方或是本廠的生産車間,都以配套、交期放在第一位,或許沒有人反對質量,但對于管理者來說需要一種對質量的認知,管理者不能認定質量的問題是發生在工人身上,或者産生的質量問題的處理責任都在質量部門或質量管理人員上。因爲每個人都有犯錯的可能,從高層到一綫工人都有可能造成問題的出現,質量的保證需要各個部門人員切實有效地配合,無論哪個部門、哪個環節發生了錯誤,都會影響質量。當質量出現問題時,管理者必須要做的是從發現的缺陷中找到産生這種問題的真正原因,對于錯誤,不要找理由,不要第一時間查找責任人,因爲沒有人會認爲他們該爲這些問題負責。做錯了要扣罰,所以做錯的員工是不會合作說出真正的原因,只有當人們不再害怕指責、扣罰,引導他們知道是對的東西,大家便會協同努力去解决問題,找出問題的根源,針對問題制定預防措施,避免同類問題再發生。
管理人員必須有一種參與在質量的態度。在碰到質量問題的時候,管理人員需要立刻親自參與,幷且態度積極,不是管理部門或哪個人的工作職責的事,讓大家明白管理層對質量的態度,這樣才能使員工在其影響下才會做出相應的改變和努力。在他們潜意識裏會覺得保證質量是必須的,而且也是管理上期待的事情,如果能够讓所有人樂意參與進來,那麽我們的品質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品質的目的在于預防,在于提升效益,减少因沒有做對事情而造成浪費。因此只有把品質觀念深入到每個人的心中,才能更好地服務公司,提升企業的效益。
質量管理是一種有系統的方法,使缺陷預防成爲可能的工作態度和管理方法,通過這些態度和方法,防止問題的再發生,雖然對企業的質量管理完全做到零缺陷管理是有一定的難度,但必須相信“零缺陷”就是你所需要的,相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而不是“盡你能力去做”或“人總是沒有完美的”。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我不僅學到了關于企業管理上的理念和方法,增加了理論方面的知識,同時我也認識到自身對學習的態度,這也是以後學習工作中要改變和努力的地方。(作者:吳錫榮)